原由
活動主旨
2024打鐵藝術季成績公佈名單
第一名 | 張詠荃:安康赤峰 |
第二名 | 李偉銘:光痕 |
第三名 | 洪寶國:赤峰光景 |
優選(二名) | 賴萭恩:陰晴圓缺 陳俊睿:赤峰打鐵美學 |
佳作(二名) | 葉昀婷:赤峰之閥 劉育菱:流轉 |
入圍作品
環⽣蛻變 (作者:呂瑞倫)
赤峰街曾以汽車、船舶零件出名,近年產業轉型,新舊的融合與外部人士達到和諧的平衡。作品以廢棄煞車碟盤為圓形背景,象徵時間與生命的輪迴,無窮無盡。蛇的模型由廢棄衣架與雕塑土製成,代表重生與改造的力量,以古老象徵中蛇吞尾環的意象呼應赤峰街老街活化重生的現象。圓形碟盤暗喻循環與自我更新,材料的再利用不僅傳遞環保意識,也寓意萬物皆有重生的可能性,啟發觀者反思生命與資源的無限可能。
李偉銘 (作者:光痕)
現代工業用的齒輪成熟在近代機械鐘錶的誕生,因為「時間」。機械的精密離不開時間的度量,唯有在精準的分秒中求得各個零件彼此之間緊密的聯動,動力才透過齒輪的扭動牽引著機械整體的運作。但時間也丈量著人類文明的進程,每一個人都是歷史洪流中的一個齒輪,耗損著自身來咬合新舊時代的過渡,符號就在這種過渡中刻畫著生活的痕跡。打鐵的時代正慢慢地退場,但那個時代的痕跡還留存在膠片的光影裡,如一道光湧現把人牽引到曾經。
「峰」迴路不轉 (作者:施珍妍 )
赤峰街發展至今,歷經工業時代的繁榮到現今的文創轉型,是城市變遷的縮影。我以軸承和汽車彈簧為創作媒材,拼接出赤峰街的歷史轉變。彈簧的層層堆疊代表街區不變的環境與精神,承載著不斷更迭的風景;軸承則代表了不同時代中,各種中空物品的意象。 我希望觀眾能透過作品回溯這條街的過去,感受它的轉變,並對傳統與現代之間的連結產生共鳴。創作中也運用繪畫與黏貼等方式,展現不同物件的特色,期待作品不僅重塑歷史記憶,更邀請人們反思如何在現代保存文化價值。
赤峰光景 (作者:洪寶國 )
每次到赤峰街,總是看到許多汽機車零件的維修店家、傳統產業與各種文青風格店等。這裡的建築有著濃厚的日式與歐式風格,新舊文化融合在一起,無違和感地共存著。那些待修的零件們,有如一個個的建築要塞,像極了蒸氣龐克文化中的平行世界,充滿著無限的可能與想像空間。我以機車零件為主體,加入LED的燈光效果,試圖打造一個象徵赤峰街新舊文化融合的器皿。在保有舊時代的文化特色之下,同時具有新時代的科技美感。
再生花園 (作者:康嘉文)
此作品為一組兩件的 乾燥花 花器, 運用生活中常見的 飲料鋁罐作為花器本體, 將鋁罐鋸切後,結合不銹鋼管束和螺旋不銹鋼 片 加以變化組裝,創造出不同的層次和造型, 並分割出數個插花空間,讓使用者可以依照喜好擺放乾燥花,作品 表達出 工業 機械與自然人文之間的對比與融合,呈現剛柔並濟的意象, 就如同現今的赤峰街, 汽車與藝文產業交融在一起表現出來豐富多樣的 歷史文化與 街景風貌 。
小覷・培林一隅 (作者:張庭芝 )
培林,在不懂機械的人耳中,乍一聽總覺得與植栽有點關聯。單看培字之解釋,是滋養,是在植物根部加上泥土與肥料。初見培林時,便發覺他與蕨類的外型相似,又幻想起赤峰街,曾經充斥五金零件的店內,是否像小小的金屬叢林…於是「小覷・培林一隅」便誕生了。牆角一隅的小小生態,有毛蟲也有蛹,變異的蝸牛和金屬蕨類肆無忌憚地佔領著小小角落,太詭異啦!
安康赤峰 (作者:張詠荃 )
以安康⿂為主題,結合深海神秘意象與台北⾚峰街的產業文化,利⽤廢棄汽機⾞零件致敬昔 ⽇「打鐵街」的五⾦與⼆⼿零件⼯藝。作品呈現安康⿂從湖⾯破⽔⽽出的頭部造型,牙齒上 掛著真假鑰匙,真鑰匙轉動後能點亮發光觸⼿。 ⿂頭的⾦屬結構彰顯⾚峰街⼯匠精神,融合⾃然與⼯業記憶,傳達廢物重⽣的價值。
赤峰打鐵美學 (作者:陳俊睿)
打鐵印象是鋼硬、黑色、油污!此次創作概念藉由影片中的慢動作搭配音樂盒旋轉(音樂盒是由鐵零件組合製作合成)所有的廢鐵件所製成的音樂盒旋轉中宛如置身於一場美學之中,顛覆人對打鐵的舊印象!「它」是一種堅持 是一種信念 是一種柔和更是一種慢活美學。
赤峰打鐵創意設計 (作者:楊雅鈞)
日治時期就存在的台北赤峰街,曾與繁華的大稻埕共同走過船修的繁華時代,隨者工業轉型到汽車修理,赤峰街轉變為老台北人熟悉的「打鐵街」,不變的是工業零件的整新與再利用,在過去與今時始終得以傳承。
赤峰之閥 (作者:葉昀婷)
大同區擁有台北早期的商業中心——大稻埕,至今仍保留著許多歷史建築與傳統市場;中山區則是現代化都市發展的縮影,擁有眾多商業大樓、時尚百貨及多元的餐飲文化。 赤峰街位於兩區的交界處,融合了古今特色,既有傳統店鋪與小吃攤,也有現代化商店、咖啡館與工藝產業,古老建築與現代生活元素的融合,使赤峰街成為台北獨具魅力的街道之一,吸引著許多遊客和當地居民。
流轉 (作者:劉育菱)
T型管銅接頭-在汽車製造中,彎頭管接頭用於連接不同的汽車部件,包括油管、水管、空調管等,確保汽車各部分協同工作。 選此零件發想赤峰聚落各種對立、共存,住家、商店與建物本身的新舊並存面貌,隱身在中山百貨商圈周遭的文藝街道,過去到現代、舊轉新進而共存,在這有限場域,是「什麼」促使傳承、轉化、融合,形塑與再現面貌。 水,是生命的源頭,土壤因為有水得以孕育生命。注入「什麼」讓水轉化爲鞏固的強化力量,透過銅管導電、導熱、防腐蝕的能量傳輸,讓老屋水泥磚牆破繭出綠意生命。源頭養分-能量轉化-共存平衡-融合新生,用鏡面球體反射映照周遭關注這空間的人、事、物,所有連結的可能性,一次一次的注入,促進一次又一次能量的流動與轉化。
陰晴圓缺 (作者:賴萬恩)
彎折的金屬零件彷彿夜空中的月,它的型態在無數歷史歲月中不斷輪迴變化,就像金屬充滿可塑性的本質,也就像赤峰街過去、現在和未來,不一定常「圓」,但透過注入新色彩,仍然能在陰晴圓缺中找到下一個機遇和可能、綻放新的價值和火花。
Valve of Time(作者:蘇姝嘉)
時間就像一艘航行於赤峰街的船舶,透過開啟這個截止閥的開關,原有的文化、記憶如流水般通過,編織出一片大網,網羅各式各樣的創意進駐,將「過去」轉化為能量,讓這艘船有動力持續往未來前進。
報名表下載
競賽資訊
參賽資格 | 18歲以上人士。 |
創作主題 | 請以『赤峰街』為創作意象。 |
創作媒材 | 以廢棄汽車、機車或船舶之金屬及各類零配件為出發點,可結合金工創作或多元媒材創作,以結合在地歷史脈絡,並呼應『變廢為寶』循環藝術創作理念。 |
比賽獎金 | 第一名:1名,頒發獎狀乙面,及獎金新台幣1萬5千元(含稅)。 第二名:1名,頒發獎狀乙面,及獎金新台幣1萬元(含稅)。 第三名:1名,頒發獎狀乙面,及獎金新台幣5千元(含稅)。 優選:2名,頒發獎狀乙面,及獎金新台幣3千元(含稅)。 佳作:2名,頒發獎狀乙面,及獎金新台幣1千元(含稅)。 |
活動時間 | 2024.10.14 (週一) – 2025.01.12 (週日) |
初賽報名及徵件日期 | 2024.10.14 (週一) – 2024.11.29(週五) (逾期恕不受理) |
初賽入圍公告 | 2024.12.06 (週五) |
決選作品展出 | 2024.12.20 (週五) – 2025.01.12 (週日) 每週四至週日 下午12:00~19:00 |
展出地點 | Pick & Collect 金工手作複合店展覽空間(台北市大同區赤峰街28-4號4樓) |
決選作品實體收件時間 | 2024.12.12、13、14共計三天(主辦單位將另行與入圍決選創作者約定時間) |
得獎公告 | 2024.12.20 (週五) |
頒獎典禮 | 2025.01.04 (週六) 下午14:00~16:00 於Pick & Collect 金工手作複合店展覽空間(台北市大同區赤峰街28-4號4樓) |
作品規範 | 1、創作材質需具保存性高之特性;不安定(例如:不堪移動、搬運及容易破碎、變質、變形)、具危險性或使用保育類材料者請勿使用。 2、作品長、寬、高加總以70公分為上限(含底座)。 |
報名規範 | 1.請於規定時間內,以電子郵件方式繳交報名表電子檔、作品照片,郵寄信箱:aacc.org.tw@gmail.com,信件主旨請註明「參加赤峰打鐵祭金工比賽」;如有缺件,該項作品即不備參賽資格,且主辦方不另行通知。 2.作品照片:拍攝已完成創作之作品實體正、背、左、右、俯視角度、展示方式圖各1張清晰作品圖檔,拍攝背景白色,每張圖片2MB以下、600dpi解析度以上之JPG檔案格式,不得使用影像修圖軟體修編作品;檔名需加註創作人姓名、作品名稱及角度(例如:赤曉峯-鋼鐵人-正、赤曉峯-鋼鐵人-背…等);郵件大小不得超過10MB;倘作品實體與照片不符,該項作品即不備參賽資格,且主辦方不另行通知。※ 比賽入圍者,上列照片將刊登於主辦單位官方網站及實體展場,並且無償提供主辦單位修改、公開宣傳、巡迴展出、專利出版或教育推廣等其他使用。 ※所有參賽初選資料概不退還,送件前請自行預留底稿或拷貝存檔。 ※入圍作品未能於實體收件時間內送至指定場地者,即不備展出及後續參賽資格。 ※入圍作品須全程自行搬運、布置,請自行包裝安全,運送過程所遭致之損失,概由參賽者自行負責,並於頒獎典禮後,自行帶回;如未按指定時間內取回,主辦單位將自行處置,參賽者不得異議。 |
入圍決選 | 1.進入決選者主辦單位將致電通知創作人,請於指定時間內將實體作品連同紙本報名表親送至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2段83-2號1樓。 2.決選得獎之作品於作品展期結束後,主辦單位將另行通知創作人,創作人可至主辦單位指定地點親取。 |
作品評審 | 作品之評定,由主辦單位遴聘名國內金工與相關領域專業人士組成評審團,依主辦單位訂定之評審要則評審之。主辦單位就其組成保有完全之決定權。 ※ 比賽結果以評審團之意見為最後裁決之意見。 |
評審標準 | 1.主題詮釋(30%):包括設計理念的原創性與連結度。 2.造型技法(40%):包括作品完整度、質感表現、技法難度及特殊性。 3.媒材運用(30%):包括材質運用的創新、巧妙與搭配度。※ 報名時有附上學生身分證明者,總分數額外加乘5%。 |
參賽責任 | (一)作品限為參賽者之原創性美術著作,倘作品經檢舉有侵害他人著作權或其他法律上權利,而經評審團裁決認定後,將取消得獎資格暨追回獎狀、獎金,並四年內不得再次參加主辦單位所舉辦之各項比賽,且自負相關法律責任;作品之著作權倘有第三人提出異議或法律上之主張時,應由參賽者自負相關法律責任暨費用,主辦單位概不負責。 (二)作品經評審為入圍以上者,其著作人格權為創作人(即參賽者,下同)持有,惟公開發表權為亞洲藝術與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協會(即主辦單位,下同)與創作人共同持有,且創作人同意就作品及所提供之所有作品照片之著作財產權全部,無償專屬授予主辦單位為公開宣傳、巡迴展出、專利出版或教育推廣等其他使用。 (三)關於作品使用中的元素、肖像等材料媒介,應由創作人所製作或係已得所有權人事前授權而為使用。 (四)主辦單位對於所有入選以上之作品暨參賽資料,均有授與各傳播媒體報導刊載之權利,並於本項活動執行期間擁有作品使用權;主辦單位擁有修改、刊登廣告、編製成光碟、印製海報、出版專書等相關權利,而無須支付日後使用之稿費暨版稅。 (五)參賽者需詳閱活動辦法等相關規範,倘作品與任一規定有不符者,則不列入評審,參賽者絕無異議。 (六)作品之變色、變質暨變形等情形,非本活動保險所承保之範圍內。 (七)本辦法如有未盡事宜,主辦單位得隨時補充解釋之。 |
指導單位 | 臺北市政府文化局 |
主辦單位 | 亞洲藝術與文化創意發展協會 富莉達文創行銷 |
協辦單位 | 中國文化大學華岡創客中心 中國文化大學美術系 中國文化大學文學院 輔仁大學藝術與文化創意學士學程 輔仁大學應用美術系 |